金屬鐵藝制品,黃河三盛公水利風景區立着一些雕塑作品、鐵藝制品,它們是故鄉一張張亮麗的名片。一次次欣賞,一次次增添對故鄉的眷戀。
——題記
1
五月
陽光剛剛好
泥土松軟
河水溫暖
适宜種日子
2
把日子裡的秕子
從季節的簸箕裡簸出
而後
取一兩瓢八百裡河套黃河水浸泡
浸泡出黃河的黃
浸泡得日子浪濤滾滾
浸泡到父親的腰窩子裡
浸泡到我的奔跑裡
3
從老繭的指尖滑落的種子,一定是上好的。我把它收好,打包。從幾字彎的一頭到另一頭徒步,在黃河兩岸選一塊好地。
4
把故鄉的雕塑種進日子的泥土裡。
5
一粒生長“同心鎖”。
三條鋼鐵的漢子,緊鎖。永昌迎日出,永恒接日落,永固觀星辰。
肩挨着肩,背靠着背。裸露的肩以仰視的高度鼎立。
眺望。枕着濤聲眺望土地,将博大與厚重植入泥土,眺望土地上每一株植物青黃紅綠,灌漿一日日飽滿,讓兩岸生長富足,塞上江南不是神話。
鎖定。一旦鋼鐵般信念牢牢鎖住,就鎖住祖輩的欣慰,鎖住家譜裡耀眼的一頁,鎖住日月星辰。三條鋼鐵的漢子都是我的同胞兄弟。他們喝黃河水長大,懷揣四十餘頁家譜上岸,讓日子翻曬。
而今老了,抽出筋骨,直立大地。不老。鼎立就是重生。在重生裡守望厚土,守望厚土下樸實的子民,繁衍生息。
6
一粒生長“古筝”。
二十一位女子,從古典裡走來。在我的故鄉、黃河河畔,靜靜躺着。
敬慕。瞬間,高山流水走來、梁祝走來、漢宮秋月走來……悠揚的旋律在故鄉上空飄逸,故鄉活了,活得陽剛,活得灑脫。誰的手指撥動琴弦,将金屬的渾厚與江河的柔情彈奏得如此沁人心脾。
故鄉把想象的血液注入古筝,古筝一日日紅潤。在琴弦上撥弄風情,醉滿天星星眨眼,惹一池湖水波瀾。想象我的指尖在日子的爐火中煅打,深入古筝輕輕一撥,是不是能讓故鄉的百湖碧波蕩漾。如果可以,我以一株蘆葦的名義,招搖故鄉的每一寸光陰。
7
一粒生長“帆船”。
是父輩當年用古銅色背膀,纖着十裡大繩拉着的那條老船嗎?它是黃河河畔我的故鄉的一座雕塑。
站在帆船上,仿佛站在父親的肩頭,親切而溫暖。我的身體裡有父親的血液,有父輩的水性,站在帆船上我就是水手了。故鄉把航行雕塑成渴望。我在渴望中解讀故鄉。
每一次解讀,每一次沖動出海。走一走父親當年行走的古道,聽一聽兩岸的猿聲,效仿父親高喊起号子,像父親那樣在毒日下暴曬,讓每一根青筋裸露。
8
渴望一場接一場好雨水。
我知道每一個好日子總是在好雨水裡浸泡出來的。如果我的家鄉總不下雨,我會很難過。
9
如果不适宜的大風刮起,我盡量蝸居,像父親舉着 旱煙杆,沉默。
10
把日子裡的雜草除掉。
讓故鄉包裹在健康的麥浪裡、大片大片的甜瓜裡、葵海裡……包裹在我崇拜的植物裡。麥子熟了的時候,我的故鄉滿臉喜悅,在日子的中堂密謀另一場農事。我順着黃河奔流的方向迎娶六月的新娘。
那時,我聽到故鄉滿山遍野的唢呐聲。